10月4日至8日,德信体育执行院长张晓慧率领汉语国际教育专家团队,访问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参加中东欧本土师资培训,以“产出导向法”在汉语教学中运用为主题,举办了专题讲座和工作坊。来自中东欧16国的30余位本土教师及孔院的部分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参加培训。

朱勇就“产出导向法(POA)”对突破汉语学习中级瓶颈的适用性以及相关理论架构进行了总体介绍,报告了教学实验中师生的课堂互动情况及最终的产出质量,客观评价了POA教学在强化篇章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性。桂靖围绕汉语教材的POA化处理,通过传统教材教学目标的重构、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练习的改编,讲解对现有教材进行POA化改造的基本原则与实施步骤。季薇聚焦POA教学流程的“促成”环节,讲解教师如何根据精准、渐进以及多样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过程性”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内容、语言和话语结构三方面的促成,最终完成产出任务。白雪主持工作坊,围绕教学材料,结合教学录像,进一步讨论POA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学员在工作坊讨论中,根据自身对培训的理解,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设计,在实践POA理论过程的同时,积极思考本国学生需求,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此次“产出导向法”专题培训在中东欧本土师资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普遍好评。中东欧教师普遍认同初中级汉语学习中确实存在“学过的不少,会用的不多”的问题,认为POA教学法适用于应对非目的语国家汉语学习缺乏交际场景的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思辨的能力;希望研究团队尽快推出更多反映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中外文化对比等方面的POA化教学材料,以便能更好地参与到新教学法的实践当中。
正在孔院进行评估的国家汉办师资处副处长何薇,北京师范大学贾放教授,国家汉办特邀培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张博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浩教授等,全程听取了本次“产出导向法”培训,并对讲座内容与效果予以了充分肯定。
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我校三位教师先后担任中方院长,几十名学生以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赴孔院工作。2013年,在匈牙利政府和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中东欧本土师资培训中心在罗兰大学成立,面向中东欧16国,每年定期举行本土汉语师资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7届,为中东欧地区本土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德信体育白雪撰稿)